《中華遺產(chǎn)》雜志投稿要求,如下:
(1)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空格隔開。英文摘要中,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,姓前名后,中間為空格,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,名字的首字母大寫。
(2)面向國內(nèi)外學者公開征稿,尤其歡迎理論性、實證性、綜述性、創(chuàng)意性的論文,要求論文論題明確、學術性強、論證充分、數(shù)據(jù)可靠、行文規(guī)范。
(3)注釋及參考文獻格式參照GB/T7714-2015《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(guī)則》。
(4)篇名應簡明、具體、確切,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(nèi)容,字數(shù)不宜超過20個字(必要時可加副篇名),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、字符、代號等。
(5)以“參考文獻”(左頂格)作為標志,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,順序排列。中文參考文獻在前,按拼音順序排列;英文參考文獻在后,按字母順序排列。
中華遺產(chǎn)雜志發(fā)文分析
中華遺產(chǎn)主要機構發(fā)文分析
機構名稱 | 發(fā)文量 | 主要研究主題 |
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| 24 | 清宮;皇帝;康熙;乾隆;乾隆皇帝 |
故宮博物院 | 23 | 紫禁城;文物;攝影;明清;建筑 |
清華大學 | 15 | 建筑;文化;文物;世界遺產(chǎn);民居 |
北京大學 | 10 | 文化;遺產(chǎn);島國;元代;盜墓 |
中國社會科學院 | 9 | 銅器;青銅;青銅器;淵源;元朝 |
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 | 7 | 遺產(chǎn);世界遺產(chǎn);文化;文化遺產(chǎn);稻種 |
中國政法大學 | 6 | 中軸線;紫禁城;道教;道教建筑;神明 |
新華通訊社 | 4 | 人類文化;人類文化遺產(chǎn);人類文明;商業(yè)攝影;攝影 |
吉林大學 | 3 | 出土;曾侯乙;曾侯乙墓;飾物;隨葬 |
同濟大學 | 3 | 道場;上帝;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;天人合一;文化景觀 |
《中華遺產(chǎn)》雜志是由中華書局有限公司主辦的月刊,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(nèi)。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,涵蓋研究報告、文獻綜述、簡報、專題研究等。
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(jīng)驗的平臺,發(fā)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,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(yè)信息,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