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典學研究》雜志投稿要求,如下:
(1)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來稿請勿寄個人。本刊因人力物力所限,來稿不退,請自留底稿。審稿周期一般為1個月。逾期未收到通知,可自行處理。
(2)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,請按文中出現(xiàn)的先后順序編號。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、主要的、公開出版文獻。未公開發(fā)表的、且很有必要引用的,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,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。
(3)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,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:“一”“(一)”“1”“(1)”“①”等??梢愿鶕?jù)標題的實有級別,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。
(4)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。引用報刊資料,請注明作者姓名、文章標題、刊名、刊期;引用書籍資料,請注明作者姓名、書名、出版社、出版時間和頁碼;引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資料,請注明作者姓名、文獻名、網(wǎng)址和時間。
(5)標題:文章標題后不加注釋,若有項目成果或研究基金信息,需放置在文章末尾,使用楷體五號字體,并在前面加上星號(*)以標示。
(6)作者姓名、工作單位:題目下面均應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(單位全稱+處室或二級院系)、所在城市、郵編,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。
(7)原創(chuàng)性:文章應為原創(chuàng)研究成果,未在其他期刊或公開渠道發(fā)表過,以保證其新穎性和獨一無二性。
(8)正文格式:正文部分需使用五號字,其中正文用宋體,腳注用小五號字體。數(shù)字和拉丁字母建議使用新羅馬字體。
(9)學術質(zhì)量:文章應具有嚴謹?shù)难芯繎B(tài)度和方法,內(nèi)容要真實可靠,論證充分,邏輯清晰。
(10)本論叢有權依據(jù)審稿專家意見對來稿提出修改建議,并會及時告知作者;在出版前有權對文字內(nèi)容進行文辭語法上的適當刪改,如不同意,請在來稿前告知。
《古典學研究》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,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(nèi)。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,涵蓋專題:古典自然法再思考、論文、書評等。
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(jīng)驗的平臺,發(fā)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,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(yè)信息,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