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單位:青海省教育廳
主辦單位:青海師范大學
國際刊號:2097-2695
復合影響因子:-
全年訂價:¥ 172.00
國內刊號:63-1085/C
審稿周期:1個月內
創(chuàng)刊年份:2022年
綜合影響因子:0.21
《高原文化研究》創(chuàng)刊于2022年,公開發(fā)行的季刊雜志。創(chuàng)刊以來,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,以“挖掘高原民族文化,弘揚高原紅色文化,傳承高原先進文化和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交流思想,凝聚共識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”為辦刊宗旨,致力于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,推動高原文化研究領域的原創(chuàng)能力和學術體系建設。雜志已成為中國西部特別是青藏高原地區(qū)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之一。
雜志設置了多個特色欄目,涵蓋以下內容:高原紅色文化研究:重點關注“兩彈一星”精神,深入探討高原地區(qū)的紅色文化及其當代價值。高原歷史研究:通過對高原歷史的深入研究,揭示其文化發(fā)展的脈絡和特點。高原民間文化研究:關注高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,展示其豐富多樣的文化風貌。高原生態(tài)文化研究:探討高原地區(qū)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與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。高原民族藝術研究:研究高原各民族的藝術形式及其文化內涵,促進民族藝術的傳承與發(fā)展。西部文學與語言學研究:關注西部地區(qū)的文學創(chuàng)作和語言使用情況,推動相關學術研究。雜志以挖掘、弘揚和傳承高原文化為己任,旨在促進高原文化學術研究的原創(chuàng)能力,積極培育高原文化特色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,推動高原文化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。通過理論研究與創(chuàng)新,增強各民族最深層次的文化認同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(1)來稿請用E-mail投稿,文稿為Word格式;請作者提供詳細的聯(lián)系電話、手機和通訊地址。請自留底稿,來稿一律不退。
(2)標題的層次:一般不超過3級,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,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;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“⑴”。
(3)文稿引文務須準確,采用順序編碼制,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(xiàn)先后阿拉伯數字連續(xù)編碼,序號外加方括號。
(4)參考文獻:文中如有序號,要與文后序號一致,用[1]…[2]…標注,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。
(5)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、國家、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,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,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,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(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)。
(6)來稿摘要從文章正文提煉,盡量使用原文字句,體現(xiàn)文章特色或重點。字數在200字左右為宜,關鍵詞3-5個。
(7)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,居中。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,如有多位作者,右上角用數字“1”“2”……標注,單一作者不用標注。
(8)表、圖要跟在文字之后。采用三線表,表序、表題應在表的上方;圖的大小要適中(寬60~130mm),圖的下方打印圖號、圖題及圖注。
(9)按學術研究規(guī)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(guī)定,認真核對引文、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,確保引文、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。如使用轉引資料,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。
(10)作者應保證無署名爭議、無一稿多投、無泄密情況、無政治性問題,文章必須具有創(chuàng)新性、學術性、科學性和準確性、規(guī)范性及可讀性。
高原文化研究是一本由青海師范大學主辦的季刊,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,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。
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,請聯(lián)系出版商,地址:青海省西寧市五四西路38號,郵編:810008。